毗邻松花江畔的黑土地,在隆冬时节早已被白雪覆盖。走在上面,会发出“吱嘎吱嘎”的声音。50岁的渔楼村村民李忠文一大早就身着翻毛羊皮猎服,脚蹬雪地鞋,手臂上架着苍鹰外出。哨音响起,苍鹰抖开羽翼,在空中盘旋低回。
正值当地举办鹰猎文化节,村庄里显得热闹而忙碌,有的院落里还挂起红灯笼,显得十分喜庆。
这个距吉林市区北45公里的村庄,始建于明代后期,后金和清初曾是朝廷的渔猎之地。清初,渔楼村成为满族的世居地,清代的渔猎习俗也延续至今,尤其是捕鹰、驯鹰、放鹰的习俗颇具特色。如今鹰猎文化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渔楼村亦被命名为“鹰屯”。
李忠文祖辈生活在渔楼村,是一名“鹰把式”,自幼便和父辈研习驯鹰。村里有上百户满族人家也都保持着驯鹰、养鹰的传统。作为渔楼村第二代鹰王,李忠文有另外一个头衔:吉林市鹰猎文化传承保护协会会长,这也是他这一代“鹰把式”与前辈们的不同。“过去鹰把式都是捕猎,现在是救助为主。先保护,后传承。”李忠文摩挲着臂上的苍鹰,满眼怜爱。“这只鹰是我9月份救助来的,是只幼年的鹰。”50岁的刘洪生也是鹰猎协会的一员。11岁起,刘洪生便和姥爷开始学习驯鹰。“那时候,家里的男人都驯鹰。”刘洪生戴着棉帽,将臂上的鹰向空中一抛。霎时,鹰呼啸腾空。刘洪生说,为了驯化一只鹰,人、鹰要时刻相伴一个多月。“最重要的是和鹰建立感情。要想把鹰的野性驯服,每天都要架着。如果不架着,鹰三天就会恢复野性。”不过最终,这些鹰还是要被放归自然。
“3月份必须放归自然。放归自然之前要训练它恢复野性,才能放归。”李忠文称,目前鹰猎协会有30人,每逢春季,这些“鹰把式”都会去巡山,寻找并救助受伤的鹰。为延传满族古老的鹰猎文化,当地几乎每年都会举办鹰猎文化节,藉此推广地区旅游。这也推动了“鹰把式”们由驯鹰猎捕向表演的转变。李忠文告诉记者,传统的鹰猎是野外捕获猎物的谋生手段,现今不仅可以用来表演增加收入,很多“鹰把式”还被邀请至机场,用鹰猎技能驱散机场上空的飞鸟,来保障飞机起降航行安全。“如今鹰猎文化也在与时俱进。”